2011年恩施州特產包裝文化與品牌建設營銷高峰論壇會”舉行
發布時間:2024-10-28 點擊:55
據中國硒都網載:“把恩施的文化品牌打出來,把我們的特色山貨推出去!”這是在場企業嘉賓發出的共同聲音。前日,“2011年恩施州特產包裝文化與品牌建設營銷高峰論壇會”舉行,就如何傳承推廣恩施土家文化、打造具有恩施特色產品文化品牌的等問題進行探討。
有道是,好酒也怕巷子深。說好酒不怕巷子深,那是作坊經濟時代的故事了,在規模化生產、現代化生產的今天,酒好仍怕巷子深。巷子太深,來的人少,知道的人更少,酒再好也只在巷子里香。俗話還說,一片肉蓋在飯里吃了,食者不知其名。巷子里的好酒需要精心包裝,再推到大街上供人品嘗,好肉要放在潔凈的磁器中讓人細品慢咽。好酒怎樣才能更快地走出巷子?首先要包裝,好的包裝就是一種有力的廣告,而包裝既有外觀上的包裝還有形象品質方面的包裝。先說外觀上的包裝,譬如說,酒瓶的造型要優美獨特,商標圖案要富有創意、要奪目,圖案色彩要明麗,文字介紹需精要,有個性,令人過目不忘,包裝容器要便于攜帶等。而品質形象的包裝則重在有意向公眾傳播某種產品獨特的韻味,從產品的研制到面世,從現實質量到生產經歷,有時甚至包括古老的傳說、軼事,從實用價值到文化價值,這一過程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需要借助于電視、網絡、報紙及各種促銷活動,如果不注重傳播好酒的形象,那叫“情人在黑夜里目送秋波”,白送一場,對方更本就看不到。這又正如一名藝人一樣,若想成功,需要相關公司對其予以全方位的包裝,從藝名、服飾、發型到言談、表演每一步都要精心設計,既要有招牌性的笑容、言語、動作,還要有高尚人品的宣傳。所以要加大對產品的推價力度,這種推介也應是一種包裝。
當然,一個品牌的鑄就僅靠包裝是不行的,好包裝的前提是好質量,仍拿一種酒來說,如果其味不香美,那么,不論用什么樣的瓶子盛著,它也還是劣質酒,不論你怎樣宣傳推介,它還是無人問津。
跟許多地方一樣,恩施資源豐富,有很多特產,譬如恩施玉露茶葉,清江黃鲴魚,利川莼菜,來鳳鳳頭姜,土家的臘肉,板橋的板黨,新塘的蔬菜,景陽的核桃、菊花石,關口的葡萄,花坪的桃片羔,貢水的白柚……哪一樣都堪稱極品,都能成為品牌中的品牌,但其中有些產品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及經濟效益與其本身所具有的價值還不相符,這說明,對相關產品的包裝與推介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有好的產品,再加上獨特優質的包裝,品牌產品便會形成。愿恩施的商家們在注重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提高包裝藝術,讓恩施的特產馳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