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養生茶:藥草茶
發布時間:2024-10-25 點擊:46
目前有很多不同的茶誕生,其中草藥茶是根據中藥泡制的飲茶,具有保健養生的功效。
古往今來,在生活中應甩藥草茶保健的事例不勝枚舉,但根據不同的保健作用,藥草茶的沖泡也不盡相同,通常人們沖泡的藥草茶以幫助人體疏肝理氣、清腸排毒、健脾和胃、益氣醒神等為主。
藥草茶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泡、煎、調三種,萬變不離其宗。
1、泡
依據茶方所需要的茶材,如花草類,將其切斷、搗碎、研磨成末,再依所需分量放入熱開水中,蓋上杯蓋,泡約20~30分鐘即可。飲用完后可再注入熱開水沖泡,一般而言,可反復沖泡約3次。
2、煎
一般以復方的茶方為多。因茶材多,茶杯放不下,加上又采用泡服方式,就會使_部分茶材成分無法完全釋出,降低茶材功效,所以將其研磨成粗末,入砂鍋以水煎汁;其中加2~3次水,煮好過濾后即可代茶飲用,或者依茶方特性,采取分次服飲的方式飲用(若采此法,則要將煮好的茶湯放入保溫瓶中)。
3、調
少數茶方為粉末狀,因此可加入少許開水調成糊狀服用。
因為藥草茶方中多以中藥為主,而中醫治病的關鍵在于辨證論治,諸如陰虛火旺或者肝腎陰虛者不宜飲用溫燥太過的藥草茶;孕婦忌服行氣活血的藥草茶;痰濕壅盛或食積氣滯的人不宜飲用滋膩礙脾的藥草茶等,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治病養生的順利進行。同時還要兼顧氣候、環境等因素,做到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病情輕的慢性病患者飲用藥草茶宜頻服;急性病或者病情較重者,如細菌性痢疾,則宜急速治療,可按劑量一次服下,一日可服2~3劑。
服用藥草茶也要注意忌口。一般說來,飲用解表的藥草茶忌食生冷、酸食;飲用調理脾胃的藥草茶忌食生冷、油膩、腥臭、腐敗、不易消化的食品:飲用止咳平喘的藥草茶忌食魚蝦等;飲用補益的人參茶時,要忌食白蘿卜。
沖泡藥草茶時一般以沸水沖泡10~20分鐘為宜;煎煮藥草茶時以煎沸10~30分鐘為宜。有些藥物的煎煮時間要長些,如有毒的烏頭、附子、商陸等,久煎能達到減毒或去毒的目的。否則,容易發生中毒。因此特殊的藥茶方要遵醫囑使用。
飲用藥草茶時,不宜搭配西藥服用。藥草茶中的藥性會影響西藥療效而產生副作用,或增強某些藥物毒性,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飲用藥草茶還要注意飲用時間,如補益藥草茶就要在飯前飲用,使其充分吸收;而對腸胃有刺激的藥草茶,就要在飯后飲用。此外,有瀉下作用的藥草茶,應在早晨空腹狀態下喝,使其充分吸收;若是寧神藥草茶,則應在睡前飲用。
還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體質上有偏差的人,在喝保健藥草茶之前,先需辨別自身的體質,搞清楚是陰是陽、是熱是寒、是虛是實等情況,然后再根據狀態選擇不同的藥材。
再有,藥草茶和其他藥物一樣,不是萬能的,在輔助治療小病、慢性病、養生保健、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等方面有它的優勢,但在治療重病、危急病癥時,藥草茶的作用微乎其微,不要把藥草茶當作治病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