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常識1——普洱茶的定義
發布時間:2024-10-16 點擊:42
普洱茶常識1——普洱茶的定義
普洱茶,又名滇青茶,因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名普洱茶。
普洱茶以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使用亞發酵青茶制法,從發酵不同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成品分為散茶和緊壓茶兩類。
普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其飲用方法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
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沖泡十五至二十次后仍有香味。
普洱茶
普洱茶主要產于云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該地具有終年雨水充足、云霧彌漫、土層深厚、土地肥沃、無污染等優勢。
普洱茶
云南省標準計量局于2003年3月公布了普洱茶云南地方的定義:“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區域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后發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緊壓茶。
”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權威機構,共同制定的【gb/t22111-2008】普洱茶標準。普洱茶是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并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藝制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征的茶葉,按其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征,普洱茶分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兩種類型。
普洱茶熟茶老茶頭
普洱茶,大喬木,高可達20-30米,嫩枝有微毛,頂芽有白柔毛。
葉薄革質,橢圓形,上面干后褐綠色,略有光澤,下面淺綠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葉變禿;側脈8-9對,在上面明顯。
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圓形,外面無毛。花瓣6-7片,倒卵形,無毛。雄蕊長8-10毫米,離生,無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長8毫米,先端3裂。
蒴果扁三角球形。種子每室1個,近圓形,直徑1厘米。
樹齡逾千年的古茶樹
普洱茶嫩芽葉
野生古茶樹:
鎮沅縣千家寨1號古茶樹、樹齡為2700年。位于上壩高山邊的坡腳,海拔2450米,喬木型,樹姿豎立,分枝較稀,樹高25.6米,樹幅22×20米,最低分枝3.6米,第二分枝7.3米,基部干徑1.2米,胸徑0.86米。
還有巴達1700年野生古茶樹、香竹箐最粗野生古茶樹。
樹齡逾千年的古茶樹
過渡型大茶樹:樹齡約千年的瀾滄縣邦崴村過渡型大茶樹,為喬木型大茶樹,樹姿豎立,分枝密,樹高11.8米,基部干徑1.14米,樹幅8.2×9.0米,最低分枝0.70米,一級分枝3個,二級分枝13個。樹齡在千年的邦崴古茶樹,海拔1990米的瀾滄縣富東鄉邦崴村新寨腳園地里。
樹齡逾千年的古茶樹
栽培型古茶樹:南糥山位于勐海縣東部,距縣城約30公里。這里,已經生長著一株樹齡超越800年的栽培型茶樹王,樹高5.5米,樹幅10米,主桿圓周1.4米,外形奇特,茶素含量達30%,比普通栽培型茶樹含量高,因而被稱作茶樹王之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