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日無“茶”,游牧民族為什么離不開普洱茶?
發布時間:2024-10-14 點擊:55
普洱茶磚是什么茶?
普洱茶是歷史以來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古代為了方便運輸常將普洱茶制成各種形狀。
其中塊狀的就被稱為普洱磚茶。也叫云南磚茶、云南普洱磚茶或云南普洱方茶,茶磚的形狀有長方形的也有正方形的,正方形的又稱云南方茶。
聰明的晉商發明了蒸汽壓茶
磚茶起源于唐代太和年間,歷來以邊銷為主。
由于從前茶農交給晉商的散裝品,體積大,重量輕,運輸不便,且需將茶葉裝入竹簍,踩壓結實后,再行載運,頗有耗損。為了適應茶商的要求,出現了磚茶生產。
最早出現的茶磚,其壓制法極為簡單,一般都是人工壓制。從清光緒四年以后,晉商們在磚茶的制作中逐漸采用了水力壓機和蒸汽機加工磚茶。
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
由于邊疆民族肉、奶食品吃得較多,蔬菜較少,而喝茶既可消食去膩,又可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故有“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之說。
數百年來,磚茶以其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與奶、肉并列,成為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被譽為“中國古絲綢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數民族生命之茶”。
磚茶主要用于邊銷
云南磚茶起源于宋太宗時期,當時云南出產的普洱茶已經遠銷中原和江南一帶,而磚茶則主要供應給疆藏等邊遠、高原、游牧地區,人們又稱之為邊銷茶磚或專供茶。當時,政府用茶易馬,并用茶葉交易制度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