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巖綠茶:太和之氣彌留齒頰
發布時間:2024-09-30 點擊:125
麻城龜山產茶歷史悠久。相傳唐太宗品嘗龜山茶曾留有“龜涎煮龜茶,天下第一家”的美譽。1962年5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同志游覽龜山品嘗龜山茶時,即興賦詩一首:
昔日游擊地,今為產茶區。
龜峰名久著,牯嶺德不孤。
爛漫紅花勝,蒙茸綠草鋪。
此山藏寶物,前進莫躊躇。
春茶吐綠芽,在滿山紅鵑美景中能品味一杯香氣濃郁的龜山巖綠確實別有一番意境。
龜山常年霧鎖煙橫,每當谷雨前夕,生長在峰巔巖縫里的茶樹就會漸漸冒出如針似的嫩葉。此時巖山上就會迎來一批又一批采茶人。他們頭戴斗笠,身披蓑衣,三三兩兩地散落在茶山上,手指飛快地在茶樹上起起落落。采摘下來的毛尖在扁擔中攤放幾小時,待有幽幽花香氣散出即可付制。
極品巖茶至今還沿用著手工制茶方法,要通過采摘、攤青、殺青、揉捻、初干、整形,足干六道考究的工序。制作出來的巖茶才能條索緊細圓直,色澤翠綠,鋒毫顯露。
看著那綠色的茶葉在沸水的沖泡下,上下翻浮,在杯里,快樂的舞動盡情的伸展,心情也不由得舒暢許多。清淡的茶香如由遠而近的梵音,用心靈去感悟,能夠聞到那春天的氣息,以及清醇悠遠、難以言傳的香氣。細細品味,就一定能從淡淡的茶香中品出天地間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
不愧有清人陸次云也贊說:“茶真者,甘香蘭,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后,覺有一股太和之氣彌留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
四月麻城,春天杜鵑花開紅似紅海,配上一杯龜山巖綠,頓時發覺也許當年前人所贊的不單單只是這茶滋味,而是身在這宛若山水畫中美妙的品茶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