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茶分類奇種,能提高味感而不奪他茶之勝!
發布時間:2024-09-30 點擊:58
“奇種天然真味存,木瓜微釅桂微辛”武夷巖茶的奇種是武夷巖茶中最早的品種之一,又名采茶,是指武夷山野生茶的混生種,也可以說是原產武夷山野區隨意生長的有性群體,我們又稱之為野茶。由于武夷奇種是野生茶,沒有人工培養,無農藥化肥殘留,所以也算是綠色飲品。
“武夷奇種”簡介
武夷山的茶樹品種繁多,有一種樹叢矮小,葉片厚窄的茶樹,它或生在路邊,或長在懸崖,或活在山巔,或長在巖洞,它耐寒、耐旱,到處都能生長,而且枝繁葉茂,原先人們習慣叫它“菜茶”,后來又稱它為奇種。
菜茶的來源,一是武夷山當地野生茶樹,二是從浙江烏龍嶺等外地引進的品種,與當地野生種雜交而成。產量較低,抗逆性尚強。菜茶的芽稍肥壯,茸毛較少,可以制作烏龍茶,也可制作紅茶和綠茶。
“武夷奇種”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鐵青帶微褐,較油潤。有天然花香而不強烈,細而含蓄,滋味醇厚甘爽,喉韻較顯,湯色橙黃清明,葉底欠勻凈,與他茶適量拼配,能提高味感而不奪他茶之勝是其特點,耐久儲。
武夷奇種在武夷巖茶中屬于較為復雜的一塊分類,一般市面上很少會見到武夷巖茶叫奇種,更多時候在泡袋的包裝上都直接使用大紅袍包裝。
奇種的品種非常繁多復雜,這主要是武夷山自然環境影響造成。武夷山的丹霞地貌,奇峰怪石與三坑兩澗等小氣候,都造就了同種品種在不同的小環境的影響下,自然發生了變異,形成不同的品種。
武夷奇種算是武夷山原生且古老的高山茶樹品質,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優質品種與古老的名茶母種。
所以有的時候,當我們喝到奇種的時候,會發現風格繽紛而沒有一個定性,如果一定要說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征,大概就是奇種的葉底非常繽紛,有各種葉形混合的綠葉紅鑲邊。
再就是,不同的是“武夷奇種”在飲用過程中會產生口味不穩定的缺點,也許今年武夷奇種滋味絕妙,明年也許口感就不盡人意。
所以,武夷奇種也可以說是那些還沒有一個穩定特征、口味“菜茶”的統稱,而不能說是品種。
“武夷奇種”現狀
到每年五月份茶季時,如果偶遇一片奇種園,你會看到很奇妙的現場,就是每株奇種的發芽時間都不一樣,如同次第綻放般,所以這給茶農的采摘增加了難度,而且奇種的產量不高,制作不易。
于是,80年代一大波的改種風潮,很多奇種被砍掉改種水仙或是肉桂,導致武夷山原始樹種遭受滅絕。部分有預見性的茶農把自己茶地上的奇種保留下來,成了他們自己獨有的寶貝。
如今很難得喝到奇種了,比較有名的是慧苑坑、鬼洞的奇種,售價不菲。擁有奇種茶地的主人,說起制作奇種時的經歷,都讓他們特別興奮,因為一水篩的青葉里可能混雜了幾十種上百種的品種,做茶過程需要謹慎小心,毛茶做出來往往會出現異香,只要想象一下,如此多武夷山原生態品種的茶融合在一起,散發出的香,會是何等豐富多彩。
奇種就像散落在武夷山茶地上的珍珠,需要懂得珍惜之人去保護、去撿拾,讓它們的光彩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