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聯說茶
發布時間:2024-09-22 點擊:50
經過數百年的積淀,福建鐵觀音茶工藝逐漸成型,民族英雄林則徐就盛贊福建為煎茶勝地。“攀桂天高,憶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 煎茶地勝,看五千文字,個中誰是謫仙才。”這是著名民族英雄林則徐為福州貢院題寫的楹聯。林則徐在家守制丁父憂時(1828—1829年)所題。攀桂(蟾宮折桂)指中進士,林公意為福州為天下中進士最多的城市和煎茶最好的地方。士子蟾宮折桂和做茶都是先苦后甜的事情,林公將制茶、品茶與讀書中進士相提并論,茶對福州文人的重要性,可見一般。
林則徐之父林賓日曾教育他,“粗衣淡飯好些茶,這個福老夫享了;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等事兒曹任之。”意思是自己年歲已高,粗茶淡飯享享清福,你們兒輩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擔當起重任。林氏家族一直把這句話作為修身的重要祖訓。林則徐沒有辜負他的殷切期望,虎門銷煙、匡時救國就是最好的證明。
到清朝咸豐年間,福建鐵觀音茶逐漸成為貢茶,至今有150多年的歷史。當時,福州還是中國三大茶市,1860年,福州茶葉出口達400萬磅,占全國茶葉出口總額的35%,成為世界最大的茶葉港口。1872年,福州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機械制茶的地區。福州也成為中國花茶生產中心與集散地,到1933年茶產量增至7500噸。在《中國名茶錄》里,福建花茶被列為的中國歷史名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