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柑普洱茶之小青柑解析
發布時間:2024-09-21 點擊:77
說起小青柑普洱茶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小青柑果皮與普洱熟茶相結合而精制的一款新品,是茶品中另一款珠聯璧合的杰作,廣受茶友的喜愛,價格也是參差不齊,原因是由所選用的小青柑果皮與茶底的品質決定的,下面我們來解析這款茶的青柑果皮的出處與奧秘。
我們所說的小青柑,是指果皮未著色,生理未成熟時采收果實所加工的柑果,這個時段的柑果顏色為青綠色,稱之為小青柑。而好的陳皮,只產于廣東新會,除了新會柑,其他地區的柑果都不能稱為陳皮。而新會區域內根據新會柑的品質特點分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產區,即所謂的核心產區和次核心產區。其主要種植區有梅江、東甲、西甲、天馬、茶坑等,均為新會柑的核心產區,其中梅江為最。以上五地處咸淡水交界,兩岸為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土地肥沃,有機質豐富,海水成分和淡水混合,加上三山環抱的天然屏障,使此核心產區的柑品質出類拔萃。
只有選擇新會地理標志范圍內,在新會原地以當地工藝加工的,保證原料的正宗與品質的上乘,才算正宗的新會小青柑普茶。
東甲村,歷史上著名新會柑種植基地,傳統的圈枝柑產區,清朝時新會柑作為嶺南佳果,曾被朝廷指定為貢品。西甲村,史上著名新會柑橘種植基地,氣候水土與東甲柑品質一樣,質量上乘。茶坑村,中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文學家梁啟超的故居所在地,新會柑核心產區之一,700多年前,茶坑人已大量種植新會柑,并經營新會陳皮。天馬的柑園種植地主要圍繞小鳥天堂周邊,占盡地利優勢,氣溫,土壤適宜,產出的柑肉爽脆多汁酸脆無澀味,酸甜適度,柑韻悠長、口感順滑,柑皮香濃,沁人心脾。梅江村,新會茶枝柑的著名產區,素有“柑之鄉”稱譽,梅江出產的柑果光澤亮、口感清爽,塞口圍茶枝柑尤為著名。
青柑為柑幼青果,一般在每年的7—8月份采摘,其皮薄、色深、質硬味香,味辛微苦,耐儲藏。青皮揮發油及黃酮類物質含量較高,藥性強,可疏肝理氣,緩解疲勞。
而采摘時間多數在8月,因為7月初還有點早,偏青澀,缺乏甜度。9月后果甜度增多,而柑果的濃郁高揚的果香清香低了。此時農歷,時已過立秋,早晚秋風送爽,果實成長過程中的糖分開始生成增加,當地的果農稱為“上糖”。此時段摘取的鮮果,果皮含糖分相應增加,隨著柑果中的營養成分以及糖分相對充足,對口感滋味和品質的保障,才是最好的。
青柑鮮果重在50到60克每只時的摘取,柑果大小合適,剛好一次泡一顆粒,制作生產出來的成品,每個12克左右:干果皮重3克左右,里面裝填的熟普茶9克左右。柑皮與茶的搭配比例1:3的小青柑口感較佳。
青柑普洱茶,以廣東新會的柑果皮與云南熟普相結合,融合了青柑果的清香果香甜跟普洱熟茶的醇厚,口感上更清爽甜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