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四大誤區,看清古樹熟茶!
發布時間:2024-09-20 點擊:83
誤區一:古樹熟茶真的存在嗎?
真的存在。
似乎古樹熟茶在茶圈里聽起來就像是童話中的寶藏,人人皆知,但都不怎么相信。事實上,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熟茶的渥堆發酵技術。
渥堆發酵技術最開始是大堆發酵,少則一兩噸,多則十幾噸,古樹原料較為稀少,單價又高,一來難以支撐如此之多的發酵用料,二來成本高昂。
同時,如果橫向對比的話你會發現,用同樣原料制成的生茶價格要比熟茶高。
同樣的原料,自然選擇利潤更大的產品,并且生茶的制作過程也沒有熟茶那么高的風險,也就很少有人愿意使用古樹的原料去發酵熟茶。
但隨著熟茶發酵技術的不斷進步,發酵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被進一步降低,有人開始愿意嘗試使用古樹原料制作高端熟茶。
所以古樹熟茶是真的存在,并不是一個偽概念。
誤區二:古樹熟茶經過渥堆發酵之后,后期存放下來與普通熟茶并無太大區別!
當然有區別。開玩笑,如果真的沒有太大區別,為什么茶商們會冒著更大的風險,用價格更高的古樹原料發酵熟茶?省下來的這個錢買排骨吃它不香嗎?
古樹熟茶湯色紅濃透亮,茶湯醇厚飽滿,有明顯膠質感,生津明顯,回甘迅速,入口順滑,茶氣厚重,并且茶香、湯香、冷杯香三香齊備。
而反觀普通熟茶,雖不至于出現麻、掛、叮等明顯的壞味道,并且有些品質不錯的普通熟茶也會出現回甘生津,但在滋味醇厚、口感飽滿,茶氣充沛,穩定耐泡這四個方面,卻是遠遠不如古樹熟茶。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這種差別只要找來兩樣熟茶,一喝便知。
誤區三:古樹熟茶存在宮廷級別
沒有。這其實是兩個東西。“宮廷級”這個級別分類實際上是針對于熟茶散茶的分級,宮廷級最為細嫩,至此之下越發粗老,換句話說,“宮廷級”只是對原料的細嫩程度進行分級,并不是劃分原料樹齡的分級。
而古樹熟茶強調的則是原料的樹齡,而且一般古樹原料的采摘有自己的采摘方法,以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為主,因此古樹熟茶不分級別。
誤區四:山頭古樹熟茶
沒什么意思。既然說到古樹,必然會聯想到名山名寨。隨著古樹這一概念進入熟茶領域,緊隨而來的就是名山名寨,于是有些熟茶也開始講究起山頭小產區。
但實際上大可不必。生茶相比于熟茶制作工藝相對簡單,能更好的保存原料中的風味物質,所以才會品嘗到各個山頭的不同特點。
而熟茶在渥堆發酵過程中會損失部分風味物質,所以山頭的特點在熟茶的產品中體現的并不是特別明顯,隨意追捧山頭熟茶,可以,但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