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現代信陽毛尖茶產業大文章
發布時間:2024-09-17 點擊:59
近年來,河南信陽市圍繞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陽毛尖做文章,已初步探索出一條茶農增收、茶葉增值的興茶富民之路。下一步,信陽市將立足于小茶葉大產業、小茶葉大民生、小茶葉大文章的要求,努力把興茶富民之路拓得更寬更遠,走得更快更好。
第一,以種植規模化做大茶基地。信陽要樹立大產業理念,推動茶葉種植規模化、標準化。長期以來,信陽茶葉種植規模小、總量少、層次低,支撐帶動作用不明顯,茶產業發展緩慢。近年來,信陽大力發展新茶園,建設新基地,使全市茶園面積由2006年的65萬畝發展到目前的150萬畝,開采面積達90萬畝。我們力爭使全市茶園面積到十二五末再翻一番,達到300萬畝,茶葉產量達到20萬噸,茶業產值達到150億元以上,茶農種茶收入人均達到6000元,茶園機械采摘率達到30%,把信陽建成全國茶葉生產大市強市,打造成名副其實的中國茶都.
第二,以產品多元化做長茶鏈條。信陽要樹立大生產理念,以茶產品的多元化滿足市場需求的多元化。2009年,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的一番紅茶點題,使得信陽紅橫空出世,走俏市場,也給信陽茶產業發展帶來了一場思想觀念上的革命。信陽今后將在鞏固擴大綠茶、紅茶產量的基礎上,向生產烏龍茶、黑茶、花茶等進軍。同時,做大做強信陽毛尖茶飲料、環宇綠茶天然纖維內衣、茶多酚膠囊等茶產品,大力研發茶食品、茶日用化工品、茶酒以及方便實用的茶機械,不斷拉長延伸茶產業鏈條。
第三,以企業現代化做強茶品牌。長期以來,外界只知信陽盛產毛尖茶,至于有哪些牌子并不知道,究其原因,在于信陽的茶企業多是小作坊、家族式的傳統企業,缺乏打造茶葉品牌的現代企業制度和土壤。近幾年信陽通過重點扶持,培育了一批龍頭茶企業,其中有省級龍頭企業7家,五云、盧氏等7家企業還躋身于中國茶行業百強企業,龍潭、文新、藍天玉葉、九華山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今后,信陽將繼續通過政策引導的方式,鼓勵龍頭企業進行制度創新,走現代化、標準化之路,促進茶葉企業的品牌建設。
第四,以茶農組織化做活茶效益。信陽近幾年通過大力發展茶葉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茶農的組織化程度,茶農增收成效顯著。據測算,加入茶葉合作社的茶農,年人均增收20%以上。今后,信陽將繼續加大投入力度,把合作社在基礎建設、科技推廣等方面的項目納入政府相關項目支持范圍;加大引導、監督、規范力度,推動合作社建立科學規范的內部運行機制,確保其健康發展。
第五,以城市個性化做深茶文化。近年來,信陽圍繞茶都建設,辦好茶節會,打造茶旅游,弘揚茶文化,不僅提高了信陽茶的美譽度,也大大提升了信陽對外的知名度。今后,信陽將繼續辦好每年一屆的國際茶文化節,提升品質,豐富內涵,擴大影響;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突出茶樓、茶館、茶社、茶景觀,全力完成國際茶城項目建設,使茶文化長入城市發展;倡導飲茶休閑、喝茶健康的觀念,把茶文化融入市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