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浉河區茶葉志》出版
發布時間:2024-09-06 點擊:89
日前,信陽市第一部茶葉專志《信陽市浉河區茶葉志》出版發行。該志書由浉河區委、浉河區政府主編,浉河區地方史志辦公室承編。
《信陽市浉河區茶葉志》上限為茶葉傳入信陽之初的東周春秋時期,下限至2013年年底,歷史跨度長達2300余年,分為20章及序、凡例、概述、大事記、附錄、編纂始末等。全書為16開本,618頁,83萬字。采用述、記、志、表、圖、錄等體裁,全面系統地反映了浉河區茶產業發展與變革的歷史軌跡,是研究信陽茶的積極探索與發展歷程的專業志書,填補了信陽市茶葉志書的空白。
《信陽市浉河區茶葉志》的編纂出版,旨在記錄浉河區茶產業發展史實,為浉河區茶產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為浉河人民子孫后代留下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浉河區是中國十大名茶信陽毛尖的核心產區,素有“西山出好茶”、“五云一寨兩潭”之說。早在兩千多年前,浉河先民披荊斬棘在西山開拓茶園,種植茶葉,發展并培育了享譽世界的信陽毛尖茶,1919年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2010年4月,浉河區研制成功“信陽紅”紅茶,結束了信陽地區不出產紅茶的歷史。
目前,浉河區茶葉種植面積60萬畝,年產茶葉2.5萬噸,涉茶產值54億元,為“全國十大重點產茶縣(區)”、“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區)”、“全國十大特色產茶縣(區)”、“中國茶業十大轉型升級示范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