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時英:“用云南大葉種創制云南特色白茶名品大有可為”
發布時間:2024-09-05 點擊:87
圖為“大國茶匠”肖時英在短節白毫+長葉白毫基地。源于云南網,劉紹容供圖
時事會客廳
嘉賓:“大國茶匠”“云嶺工匠”“普洱茶傳承工藝大師”肖時英
新聞背景:近日,“大國茶匠”“云嶺工匠”“普洱茶傳承工藝大師”肖時英研究提出,用云南大葉種創制云南特色白茶名品大有可為。為此,記者進行了專訪。
記者:最近您提出了“用云南大葉種創制云南特色白茶名品大有可為”的觀點,那么,創制云南特色白茶,云南大葉種有什么優勢?
肖時英:雖然白茶原產于福建,但是我們要虛心學習,要發揮云南大葉茶的良種優勢,創制云南特色白茶名品,超越傳統的白茶,這就是我們的追求和目的,也是我們開發白茶的指導思想。云南大葉種具有芽頭大、耐泡、香氣足、內含物質豐富、春茶發芽早等特點。通常情況下,一個云南大葉種芽頭等同于3個小葉種芽頭,而且在春節期間,許多茶區還是冰雪覆蓋的時候,云南的大葉種春茶已采摘上市。當然,云南大葉種也有不足之處,比如雪芽100號,抗寒性差,氣溫冷涼地區不適宜種植大葉種。也正是由于抗寒性差,有的地區想發展云南的大葉種種植卻受氣候條件限制,我們的缺點就變成了優點,云南發展大葉種白茶可謂獨占鰲頭。
記者:在發展中,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肖時英:近年來,市場對白茶的需求日益增長,是發展大葉種白茶的機遇期,同時有利于促進云南茶產業轉型升級。但是發展大葉種白茶要在幾個方面下功夫:要確立良種優先的發展理念,品牌(品質)與良種配套,一個良種同時也是一個品牌;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標準體系,比如采摘也要有標準,按照采摘標準確定白茶的等級類型等;要抓品質工程,精益求精,除了做好種植生產加工等工作,還要注重包裝等環節,防止潮濕等影響品質;要注重文化內涵和宣傳,但是應忌炒作,要走高品質且價格親民的發展路線。(作者:劉紹容,來源:普洱日報)
關于白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福建白茶網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dfdf341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