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我的龍井茶緣
發布時間:2024-09-01 點擊:63
最近閱讀了《茶葉世界》第11期內的姜愛芹文章《我的龍井茶緣》,很受教益,也使我回想起30多年前我與龍井茶結緣之事。在此,也憶談我的龍井茶緣:
初識龍井 1965年初,我從廣東外貿學校畢業后分配到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作.便一生與茶結緣。1966年7月底,開始搞小包裝茶的出口業務。由于當時茶葉出口的口岸分工,龍井茶要調供廣東經營出口。公司除了對港澳市場出口散裝龍井茶外,還加工包裝成罐裝龍井茶出口,廣東出口的“金魚牌”龍井茶在港、澳市場十分暢銷。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期間,我國領導人用龍井茶接待賓客,更使龍井茶名揚中外,我司出口的小包裝龍井茶除熱銷港、澳市場外,還擴銷至東南亞、日本、歐洲、北美洲等遠洋市場。我從事小包裝茶的出口業務后,開始對龍井綠茶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但真正與龍井茶結緣,是在1974年5月底6月初,我第一次出差到龍井茶的產地——浙江杭州。
與龍井茶結緣 1974年春季廣交會期間,我們與客商簽定了新的出口成交合同。但當年春季天氣較冷,影響茶樹發芽,致使龍井茶減產,供貨單位浙江省土特產公司未能按計劃數量調供龍井茶貨源,我們面臨著無法履行小包裝龍井茶出口合同的處境。為此,科領導派搞貨源和審評的梁振龍師傅和我兩人一起出差到杭州,與供貨單位商談解決龍井茶供貨不足的問題。這次出差到龍井茶產區,是我首次到中外聞名的杭州,也是我真正開始與龍井茶結緣。
我們到杭州后,先后拜訪供貨單位浙江省土特產公司和加工精制單位杭州茶廠。經過審評茶樣,與對方的茶師們共同研究以后,確定使用品質相近似的內銷規格龍井,與出口規格龍井,按不同的比例拼配,如使用內銷的二級龍井和出口的一級龍井拼配,作為一級龍井的貨源,供小包裝茶使用,解決貨源不足的問題,從而保證了對外履約交貨。
我們在杭州茶廠孫守城科長等人陪同下,前往杭州市郊區西湖公社龍井收購站,及梅家塢、雙峰、龍井等產茶的大隊探訪,參觀茶園和初制廠,了解和考察龍井茶的種植、采摘和初制加工,使自己增加了對龍井綠茶的認識和了解,也有利于向國外的客商宣傳和介紹這一中國名茶。我們還到了西湖景區內的虎跑泉景點,品嘗用虎跑泉水沖泡出來的龍井茶。這次出差杭州,不僅讓我與龍井茶結緣,還認識了一些茶業界的朋友。
暫別龍井 一年多后,即1976年由于茶葉出口的口岸分工發生了變化,原來向廣東口岸供貨的云南、湖南、廣西、浙江等都成立本省區的茶葉進出口分公司,經營出口本地生產的茶葉。浙江省就不再向廣東調供龍井茶出口,改由本省自營出口。我司原出口的“金魚牌”商標,也就無償地交由該公司使用于出口。從此,我也就暫時告別龍井茶經營出口近十年。
再讀龍井黍緣 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發展,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國茶葉的生產、銷售和出口都放開了,廣東口岸又開始經營出口綠茶。我本人再被抽調返回公司擔任新成立的小包裝茶出口科的副科長,重新從事茶葉出口業務,我又有機會續延我的龍井茶緣了。
1987年春節過后,我又和梁振龍師傅,會同惠州茶葉支公司張希甲經理等三人出差浙江,前往杭州茶廠、臨安茶廠、紹興茶廠等單位聯系有關龍井、特珍、雨茶、珍眉等綠茶的貨源。這次赴浙江之行,不僅再續了龍井茶緣,與茶業界的老朋友,如杭州茶廠張一民廠長、沈學慶副廠長等人重聚友情,還結識了茶業界的一些新朋友。
從此以后十多年,我多次到杭州、臨安、紹興,購進龍井茶和其他綠茶供出口,還陪同國外賓客多次前往杭州拜訪,還前往浙江龍井的主產地新昌考察當地的茶葉市場,留下了較深刻的印象。我作為一名與龍井茶結緣的老外貿人士,曾經為龍井茶的外銷,及中國茶葉出口和對外交流,盡了自己的一份辛勤努力。
2002年10月,我正式從公司退休了。退休以后我的龍井茶緣仍在續延著,發揮余熱,充當國內的供貨廠家與國外的客戶之間的橋梁。近年來,我與杭州茶業界的一些老朋友還保持聯系。2006年11月,我赴華東五市旅游時,在杭州還與新興茶行茅換庭經理、享達茶業公司汪一飛經理重逢,暢談友情。今年四月份,汪一飛經理還給我寄來龍井新茶,供我品嘗呢。
品嘗龍井憶茶緣,深信我的龍井茶緣還將續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