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劍峰的制作工藝
發布時間:2024-08-27 點擊:64
靈山劍峰名茶的采制十分講究。
采摘:精細采摘谷雨前后1芽2葉(占80%以上)和1芽2葉初展的幼嫩芽葉是制成靈山劍峰茶的基 礎。要求芽葉等長,大小一致,芽頭飽滿肥壯無病蟲無異味,輕采輕放,不壓不按。鮮葉采回后 攤放在篾盤或清潔衛生的水泥地面上,4~6小時后開始炒制。
主要炒制工藝:殺青,揉捻,做形,烘焙。
殺青均勻和揉捻適度是形成淺綠明亮湯色和嫩綠葉底的關鍵。①殺青以抖炒為主,鍋溫140~ 160℃,待青氣消失,茶香透露,葉色由鮮綠變為暗綠,嫩莖手折不斷時轉入揉捻。②揉捻時動作要輕,時間要短,以免芽葉斷碎。③做形是塑造扁平挺直外形的重要環節,主要是“抓、壓、拉、 甩、理”等手法的綜合交替運用。鍋溫先高后低(由90℃降至70℃),先“輕揉”50~60圈后茶葉不粘手時開始做形;手勢開始松、輕、慢,逐漸緊、重、快,最后輕抓甩慢,6~8分鐘即可出鍋。④烘焙能夠固定外形,進一步發揮此茶色、香、味諸特點。整個烘焙分初烘、攤放、復烘3步進行。茶葉上炕時用手輕按茶條,平鋪到炕頭上,保持扁平挺直形狀。烘炕以木炭作燃料,初烘用明火,時間30分鐘左右。初烘后需攤放4小時以上,再行復烘,復烘用文烘,烘30分鐘左右,當含水量達5%,手揉茶葉成粉末,色澤翠綠油潤,香氣清高白毫顯露時為烘焙適度,稍以攤晾,揀剔后即可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