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品鑒及檢驗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4-08-23 點擊:50
1:宋朝太平興國四年,已有〔偽茶一斤,杖一百,二十斤以上棄市〕的禁令。
2:宋代盛行〔斗茶〕,而斗茶就是評茶比賽,評比茶葉色,香,味的高低,已具有茶葉評審的意義。
3:明,清兩代皆有茶法規,規范茶葉品質及交易之公平性。
4:民國初年,在浙江成立地方性的永嘉茶葉檢驗處,對溫州地區出口茶葉執行檢驗并禁止假茶出口。
5:1931年中央頒布第一個出口茶葉檢驗法令,對出口茶葉的品質,水分,灰分,粉末含量等由商品檢驗局實施法定檢驗,并于1937年實施茶葉產地檢驗。
6:1938年全國茶葉實行統購統銷,各產茶省成立茶葉管理機構,茶葉產地檢驗,由各省自行辦理。
7:1945年抗戰勝利后,上海,漢口,臺灣等商檢局先后恢復茶葉出口檢驗。
8:1947年03月01日公布國家茶葉標準(cns 179)。
9:于1958年01月20日公布國家茶葉檢驗法(cns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