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需要洗茶嗎?洗茶的真正原因
發布時間:2025-04-18 點擊:10
很多人在沖泡烏龍茶時,會習慣把第一道茶湯倒掉不喝,我們稱之為“洗茶”,在圈內通常稱之為“醒茶”。
“洗”,人們把它解釋成洗掉茶葉上不干凈的東西,覺得茶葉在制作過程中會有灰塵、或是農殘等等,所以用第一道水洗掉它們。
如果用“醒”,是不是更好理解一點,顧名思義就是讓茶醒過來,散發出更多的內含物質,使茶湯更加飽滿。
有的茶人還認為,不“醒茶”直接沖泡來喝,沖泡過程中少了一道步驟,茶道缺少了靈魂,不能體現茶道的藝術所在。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所有的茶葉都必須要“洗茶”嗎?第一道茶湯就當真是不能喝的嗎?
根據學者考究,“洗茶”一詞源于北宋,原來是在茶葉采制過程中所用到的詞語,后來延伸到飲用過程當中。
把鮮葉從茶樹上采摘下來以后,經過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篩揀等。
不僅獲得茶葉品級,而且達到衛生標準。
并不是所有的茶葉都需要“洗茶”。
相反,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對人體健康有益,而且盡顯茶的美味。
哪些茶葉需要洗茶,哪些茶葉不需要洗茶呢?
準則很簡單,嫩葉的茶葉不需要洗茶,老葉的茶葉需要洗茶。
洗茶主要是進行浸泡,有利于茶葉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茶湯更為豐富飽滿。
其中偶有夾雜物如茶灰、塵埃,經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
使飲用者很快感覺到茶葉香味,而不是單純為了洗去茶葉不衛生的東西。
根據有關實驗,茶的香味和有益人體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秒即開始浸出。
若超過3秒鐘倒掉茶水,茶中的有效成分就會大量損失。
所以,“醒茶”要根據茶葉本質。
不要一味的跟風,而丟失了最初最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