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茶商大打百姓牌
發布時間:2025-04-14 點擊:11
茶葉種類繁多
輔以文化推動銷售
“柴米油鹽醬醋茶”,作為“開門七件事”之一,茶葉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記者走訪我市多家茶莊發現,目前市場上的秋茶種類繁多,主要分為綠茶、紅茶、黑茶、青茶、黃茶、白茶等六大種類。
“比較名貴的綠茶有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云霧、信陽毛尖等,而紅茶主要就是祁紅、滇紅和英紅,最常見的黑茶是普洱茶,另外像武夷巖茶、鐵觀音、烏龍茶等都屬于青茶……”雅銘軒名茶店翟奔光向記者介紹道。
走進位于鐵西區步行街的雅銘軒名茶店內,記者看到翟奔光正在向客人展示茶藝。古樸的茶桌上放置著各式精致的紫陶茶儲、茶洗、鐵壺等器皿,與旁邊精心伺弄的花草相映成美。翟奔光說:“要想突破茶行業發展的瓶頸,就要不斷探索新的營銷模式,通過借助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提供各種增值服務,能夠有效推動茶葉銷售。”
高檔茶葉遇冷
茶商主推“百姓茶”
秋茶由于質量穩定、茶品好而成為不少茶友喝茶的首選。記者在各大茶行經過詢問得知,各類低、中、高檔茶葉價格從十幾元到上千元不等,以秋茶代表鐵觀音為例,價格最低80元/斤,而最貴的則高達960元/斤。
“現在老百姓平常喝的中低檔茶葉比較好賣,每斤價格多在幾十元,如今我們也很少收高檔茶葉,因為市場熱度不高。”鐵西區南郵電街天寶茶行的劉英華坦言,自從限制“三公”消費之后,高檔茶葉的市場行情不容樂觀,正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境遇。
常年對茶葉有著研究的市民田先生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作為中堅消費層的普通老百姓,其實更看重的是茶葉品質。茶商更多地是應該走平民化路線,增加中檔茶葉的比重,回歸茶葉其本身價值,只有做出老百姓消費得起的好茶,這個行業才能健康發展。
消費群體年輕化
保健茶漸成新寵
隨著消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喝茶,愿意接觸中國傳統茶文化,茶葉消費群體正向年輕化發展。“我非常享受沏茶的時光,茶葉的漸浮漸沉是一段生活的感悟。”市民任女士因為從小受到父親每天飲茶習慣的影響,從此對茶文化情有獨鐘。
“這個寧夏紅枸杞多少錢一包?”“把那罐杭白菊拿給我看看!”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許多市民在選購茶葉時很注重其功能性,具有養顏、明目甚至是減肥等功效的保健茶備受年輕人尤其是時尚女性的青睞。
有關業內人士稱,年輕人是茶行業的潛在消費者,也是這個市場上最活躍的群體。在茶消費趨勢中,傳統茶葉的區域性消費習慣正在慢慢分解,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含量更為加重的現代茶葉消費趨勢,功能性保健茶因為具有較高的附加值而成為現階段茶葉消費市場的新寵。
相關鏈接
四招教您挑選好茶葉
外形:形態統一,顆粒緊細。從外形看,要求茶的色澤、大小、長短、粗細、形狀一致,達到整齊劃一。
色澤:鮮靈活氣,光潤明亮。從色澤看,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色澤,就是同一類茶不同的花色品種,色澤也是不同的。
香氣:開神高雅,清香鮮爽。嗅香氣,茶香譽稱為“天下第一香”,歷來為茶人看重。凡稱得上是好茶者,必須具有討人喜歡的香氣,或清雅,或濃烈,只要令人神閑意遠,有開神敞懷之感即可。
茶味:韻味十足,回味無窮。茶的味和韻,也就是茶對人口腔的刺激而產生的美感。通常,一杯好茶必須具備豐富的滋味,它不但要求茶湯的味道有不斷滋生的感覺;而且咽下以后,仍然產生無窮的回味和余韻,從物質上和精神上滿足飲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