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的主要茶樹品種及產地分布
發布時間:2025-02-25 點擊:19
鐵觀音產地在哪里?大多數人都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那自然是福建的安溪呢?沒錯,要說到鐵觀音產地最正宗的,那就是安溪。不過這只是一個大概的范圍,在安溪鐵觀音產地,西坪、祥華、感德是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村落。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這不同村落鐵觀音的特色所在。
鐵觀音產地之祥華產區特點:味正湯醇回甘強。祥華茶的特質:其一口味純正,指該茶入口后茶味充溢,鮮有其他異味;其二湯醇,即湯水厚實,有稠感,俗稱“茶水好”;其三回甘強,指茶水入口吞咽后,留于口齒舌部的感覺清甘爽朗,且強烈持久,讓人久久回味,意猶難盡。
西坪產區特點:湯濃韻明不很香。其茶質特征主要有三方面:“湯濃”指所泡茶湯呈金黃色,色澤亮麗,色度較深;“韻明”指安溪鐵觀音特有的“觀音韻”明顯,喝后口喉有爽朗感覺;“微香”則指比較而言,其湯味雖香但悠悠然不強烈。最后是感德產區特點:香濃湯淡帶微酸。感德茶主要有如下特點:其香氣濃郁,無論聞蓋杯,或是湯入口,甚至沖泡揭蓋之際,其香之濃,幾可溢室,令人躍躍欲試;湯水色澤相對清淡,尤其頭泡、二泡茶更是如此,三泡之后,其湯色呈黃綠色,清醇見底;湯水入口,細攪可感其帶微酸,口感特殊,而且酸中有香,香中含酸。
上述就是安溪鐵觀音正宗產地不同鐵觀音的區別介紹,而小編介紹的三處村落也算是鐵觀音產地最具有代表性的產地,被茶界視為最為正宗。
安溪境內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國野生茶樹主要分布區域。境內茶種資源豐富,共有品種資源64個,被譽為“茶樹良種的寶庫”。
l984年11月,全國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首批認定的30個國家級良種中,安溪縣占了6個(包括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梅占、大葉烏龍)。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為著名的安溪四大名茶。此外,還有佛手、杏仁茶、鳳園春等省級良種。原產地在安溪的茶種,適應性強,種源穩定,不容易發生變異,為安溪茶葉生產繁殖提供重要的原生種源保證。
一、國家級良種(1)鐵觀音(又名紅心觀音、紅樣觀音)
鐵觀音原產于安溪西坪堯陽,無性系品種,發現于18世紀上半葉,國家級良種。植株灌木型,中葉類,遲芽種。樹姿開張,枝條斜生,分枝部位低,疏密不齊。葉形橢圓,呈水平狀著生,尖端漸尖略下垂。葉色濃綠油光,葉厚質脆,葉緣波狀,略向后翻,齒疏鈍,側脈顯。嫩芽紫紅。開花多,結實率高。
萌芽期在春分前后,停止生長期在霜降前后,年生長期7個月。天性嬌弱,抗逆性較差,有“好喝不好栽”之說。品質尤佳,滋味醇厚甘鮮,香氣清芳高雅,湯色清澈金黃,葉底肥厚軟亮,常以天然的蘭花香和特殊的“觀音韻”而區別于其他烏龍茶。制紅茶、綠茶品質一般。
鐵觀音品種有紫芽觀音、紅芽觀音、白心尾觀音、長葉觀音、厚葉觀音、薄葉觀音、圓葉觀音、白樣觀音、黃觀音、金觀音等幾種不同形態品系,其中以紫芽和紅芽為正宗,品質最佳,其余為變異正宗鐵觀音或嫁接奇種鐵觀音品系。
現在安溪產茶鄉鎮均有栽種,主要分布在感德、劍斗、西坪、虎邱、祥華等。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安溪人張乃妙、張乃乾兄弟將其傳至臺灣木柵區。鐵觀音先后傳到福建的永春、南安、華安、平和、福安、崇安、莆田、仙游等縣以及廣東等省。
(2)黃旦(又名黃校、黃金桂)
黃旦原產于安溪虎邱羅巖,無性系品種,發現于19世紀中葉,國家級良種。植株小喬木型,中葉類,早芽種。樹姿半開展,分枝較密,節問較短。葉片較薄,稍向上著生。葉面略卷,葉齒深而較銳,葉色黃綠具光澤,少茸毛,發芽率高。能開花,結實少。年生長期8個月。適應性廣,抗病蟲害能力較強,單產較高。適制烏龍茶、紅茶、綠茶。制烏龍茶,香奇味佳,水色金黃,葉底黃亮,獨具一格。
黃旦主要分布于虎邱、大坪、金谷、劍斗、城廂等地,先后傳到福建永安、三明等地。
(3)本山
本山原產于安溪西坪堯陽,無性系品種,發現于19世紀70年代,國家級良種。植株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植株較矮,樹姿開張,枝條斜生,分枝細密。葉形呈橢圓,葉薄質脆。葉面較平展,稍內卷。葉緣波浪明顯,葉齒大小均勻。芽密且梗細長,葉色尚濃綠,花果頗多。年生長期8個月左右。與鐵觀音“近親”,但長勢與適應性均比鐵觀音強。品質優良,香高味醇,品質好的與鐵觀音相近似。
制紅茶、綠茶品質中等。
本山主要分布在西坪、虎邱、蓬萊、尚卿、長坑、蘆田等鄉鎮,先后傳到閩南其他產茶區和閩中等部分產茶區。
(4)毛蟹
毛蟹原產于安溪大坪福美大蚯侖,無性系品種,發現于19世紀末,國家級良種。植株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樹姿半開張,分枝稠密。葉形橢圓,尖端突尖,葉片水平著生。葉色深綠,葉厚質脆,鋸齒銳利。芽梢肥壯,莖粗節短,葉背白色茸毛多,開花尚多,但大多不結實。年生長期8個月。育芽能力強,但持嫩性較差,發芽密而齊,采摘批次較多,樹冠形成迅速,成園較快,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易于栽培,產量較高。適制烏龍茶,為高級“色種”的原料。制紅茶、綠茶,毫色顯露,外形美觀,品質尚佳。
毛蟹主要分布于大坪、虎邱、城廂、蓬萊、魁斗、金谷、湖頭、官橋、龍門、蘆田等鄉鎮,福建省內其他地方也有栽種,并先后傳到廣東、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
(5)梅占
梅占原產于安溪蘆田,無性系品種,發現于19世紀初,國家級良種。植株小喬木型,大葉類,中芽種。樹姿直立,主干明顯,分枝較稀,節間較長。葉長呈橢圓形,葉色深綠,葉面平滑內折,葉肉厚而質脆,葉緣平鋸齒疏淺。開花多,結實少。育芽能力強,芽梢生長迅速,但易硬化。年生長期7個月左右。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產量較高,在不同產地能適應制各種茶類。制烏龍茶香味獨特,品質較好;制紅茶、綠茶,香高味醇,具蘭花香。
梅占主要分布在龍涓、虎邱、西坪等鄉鎮,閩南其他地區、閩中和閩北大量引種,浙江、江蘇等省也有少量引種。
(6)大葉烏龍(又名大葉烏)
大葉烏龍原產于安溪長坑珊屏,無性系品種,發現于18世紀上半葉,國家級良種。植株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樹姿半開展,分枝較密,節問尚長。葉呈橢圓形或近倒卵形,尖端鈍而略突,葉面略呈弧狀內卷,葉色暗綠,葉厚質脆,鋸齒較細明。開花結實率較高。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根系發達,耐旱又耐寒,少受病蟲害,育芽能力強,產量較高。
制烏龍茶品質尚佳,制綠茶品質尚好,制紅茶品質次之。
大葉烏龍分布較廣,原主要以長坑、西坪為多.現已.被省內外茶產區引種。
二、省級良種佛手(又名香櫞種、雪梨)
佛手原產于安溪虎邱金榜騎虎巖,無性系品種,發現于17世紀末,省級良種。植株灌木型,大葉類,中芽種。樹姿開張,枝疏細軟。葉大如掌,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