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炒制新型“茶葉”
發布時間:2025-02-23 點擊:18
這是嵊州一農業合作社與浙大食品研究所共同研制的,價格賣到1000元/公斤
今天上午,嵊州市農發果業專業合作社內工人們正在炒制“茶葉”。這可不是真正的茶葉,而是一種野芹菜的葉子,形狀跟茶葉十分相似,叫野芹茶,這產品由該合作社和浙江大學食品研究所共同研制開發。
位于嵊州市黃澤鎮的白泥坎村、橋對岸村等的野芹菜種植出口基地,連片的野芹菜長勢喜人,野芹茶就采自這些野芹菜葉子。該基地由嵊州市農發果業專業合作社開發,今年第一期種植面積300多畝,預計3年內規劃種植達到2000畝,總投資額近2000萬元,目前已注冊商標為“野菜香”。
野芹菜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營養成分十分豐富,含有維生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嵊州市農發果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葛鐘渭告訴記者,當初在考察時,發現在浙江省種野芹菜的并不多,規模型的野芹菜種植基地更是一片空白。于是,決定在嵊州黃澤鎮開發種植野芹菜,今年下半年種下,11月底第一批野芹菜剛上市,很受市場歡迎。
前不久,基地接到富陽的一批訂單,對方把產品深加工后出口日本、韓國等地,但是對方要求只要野芹菜的菜桿,不要葉子。葛鐘渭了解到,其實野芹菜頭部的葉子營養價值比其桿要高一倍,這些葉子丟掉的話太可惜了。仔細一看,野芹菜的葉子跟茶葉十分相似,何不加工成茶葉試試看。
這一想法得到了浙江大學食品研究所的認同,經過專家鑒定,炒制成的野芹茶具有降血脂、血壓等功效,市場前景很大,目前,雙方達成了合作意向,共同研制開發野芹茶。葛鐘渭說:“目前市場上,野芹茶還是一片空白,炒制野芹茶的工序和茶葉一模一樣,嵊州是茶葉之鄉,也利于野芹茶的推廣和銷售,目前在網上已經發布了相關信息,很受市場關注。現在初步對野芹茶市場定位是每公斤1000元左右。”
嵊州市農發果業專業合作社的這一新發現很受當地老百姓重視,因為種植野芹菜比較簡單,一年可以種上三季,利于廣泛種植。葛鐘渭告訴記者,等野芹茶進入一定銷售規模后,當地老百姓想種植,合作社會提供技術、秧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