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暑茶空調做青工藝與配套工程
發布時間:2025-02-20 點擊:21
夏暑茶空調做青工藝與配套工程 (1)
摘要:本文從溫度、濕度、氣流和搖青力四個因素對烏龍茶做青的影響,闡述利用空調做青的相關技術要點及配套工程。
一、 烏龍茶做青環境因素及其影響
影響烏龍茶品質的主要因素有三個,一是鮮葉原料,二是加工工藝,三是加工環境。做青環境是影響烏龍茶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傳統的烏龍茶加工中,由于控制手段落后,只得“看天做青”,隨氣候的變化而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隨著工業技術的進步,用較低投資控制做青環境成為可能。
(一) 溫度對做青的影響
1.高溫對做青的不良影響
做青溫度影響烏龍茶香氣和滋味的形成,高溫(29℃)做青芳香物質種類少[1],中溫(25℃)、低溫(21℃)做青芳香物質種類多。因為溫度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強,多酚類氧化快,形成的鄰醌不穩定,不能很好利用鄰醌這種強氧化劑促進氨基酸氧化形成揮發性醛,使胡羅卜素氧化分解形成多種花香成分,使脂肪酸氧化形成清香、果香的醛類、酸類;高溫引起的強呼吸作用以及強酶促氧化,使氨基酸,可溶性糖等消耗較多,從而影響到毛茶香氣的高郁和滋味的濃純。
根據安溪優質鐵觀音加工的傳統經驗來看,“北風天”有利于鐵觀音做青以及優質鐵觀音的形成,“北風天”溫、濕度比較低,溫度在16-18℃左右,相對濕度rh=67-70%,有利于降低酶的活性,多酚類氧化的緩慢進行;有利于降低青葉的呼吸速率,減少青葉中可溶性內含物質的消耗;有利于保持青葉的生機活力,促進“走水”。
夏暑茶鮮葉的茶多酚含量高,尢其是脂型兒茶素占比例大,需要較長的時間充分轉化,降低做青溫度為夏暑茶內含物轉化對時間的特殊要求創造了條件。據奎加寧研究[2],在15℃以下酶促作用停止,溫度越低,化學反應速度越慢,在15-20℃,酶的活化很弱,化學反應很慢。利用這一特性,在夏暑茶做青中,利用空調控制低溫低濕環境,降低做青溫度,延長做青時間,以適應夏暑茶鮮葉茶多酚含量高,化學轉化要求時間較長的需要。
2.低溫對做青的不良影響
做青溫度并非絕對以低為好,須視氣候干燥或潮濕、溫暖或寒冷而論[2]。春季低溫多雨季節,溫度雖然低,但濕度較大,青葉“走水”困難,物理和化學變化慢,微生物繁殖引起青葉變色變味。這時空調的降溫除濕就難以湊效,必須采用加溫降濕技術,春茶做青采用加溫技術,有利于茶黃素的積累。
(二)環境濕度對做青的影響
做青環境的濕度是影響烏龍茶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品種、環境溫度和做青工藝相同的條件下,做青環境濕度不同,烏龍茶香氣品質差異明顯,實驗表明[3],做青環境相對濕度75%為好,香氣高且持久。濕度太高,空氣中水蒸汽分壓高,抑制青葉水分的散失,使“走水”無法進行,容易引起微生物繁殖,使茶葉腐敗變質;濕度太低,青葉水分散失速度太快,細胞液濃度較高,青葉酶促氧化太快,內含物質轉化不充分,容易造成紅梗紅葉或死青。
(三) 氣流對做青的影響
氣流指空氣新鮮度、空氣流動速度和流動形式。青葉在做青過程中仍是個活體,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氣,排出co2,使空氣中氧氣減少co2增加,因此做青間應具有一定的通風量,以驅濁排濕,補充新鮮空氣。實驗表明[ 4],空調做青間在密閉條件下,葉層co2富集,空氣不新鮮,青葉的正常呼吸受抑制,從而使做青時間延長,影響一系列生化變化進程。同時,密閉做青間葉層的氣流速度近于零,不利于葉表面水蒸汽層的稀釋,使葉層微域環境相對濕度較高,與北風天的做青環境條件相比仍有差距。
(四)搖青力對做青的影響
通過搖青的機械力作用,一方面使青葉能量水平提高,使內含物獲得生化反應的能量,并促進葉梗的水分和可溶性內含物的輸送;另一方面破壞葉細胞的緊密結構,使酶和化合物結合,促進青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