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菊花茶制作及功效
發布時間:2025-02-16 點擊:26
白芷菊花茶
【出處】《藥茶治百病》
【組成】白芷、菊花各9克。
【功用】疏風清熱止痛。
【主治】①頭痛目眩,惡寒發熱,鼻塞聲重,肢體酸痛,證屬風寒感冒者。②慢性偏頭痛,時作時止。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置保溫瓶中,用開水適量沖泡,蓋悶15分鐘后代茶飲用。每日1劑。
【宜忌】陰虛血熱者忌服。
【按語】本方“溫、涼兼備,善治頭痛目眩“。方中白芷功能祛風燥濕,消腫止痛,善治各種頭痛,尤其對前頭痛或眉棱骨處疼痛有顯著效果。藥理研究證實:白花具有鎮痛、抗菌消炎、平喘作用,對延髓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迷走神經及脊髓都有興奮作用,能使血壓上升等。菊花性味甘苦、涼,功能疏風清熱、明目解毒,主治頭痛、眩暈等癥。據藥理研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解熱等作用,能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二藥同用,剛柔相濟,相得益彰。 菊花品種繁多,本方選用白菊、滁菊、貢菊、杭菊均可。另有一種野菊花,主要用于“癰疽療腫化膿病“,用時須加區別。
白芷性狀: 根呈圓錐形,長10~20cm,直徑2~2.5cm。表面灰棕色,有橫向突起的皮孔,頂端有凹陷的莖痕。質硬,斷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點。氣芳香,味辛、微苦。
化學成分: 含異歐前胡素(isoimperatorin)、歐前胡素(imperatorin)、佛手柑內酯(bergapte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等。
性味: 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 祛風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用于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
功用:疏風清熱止痛。
主治:①頭痛目眩,惡寒發熱,鼻塞聲重,肢體酸痛,證屬風寒感冒者。②慢性偏頭痛,時作時止。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置保溫瓶中,用開水適量沖泡,蓋悶15分鐘后代茶飲用。每日1劑。
宜忌陰虛血熱者忌服。
按語:本方“溫、涼兼備,善治頭痛目眩“。方中白芷功能祛風燥濕,消腫止痛,善治各種頭痛,尤其對前頭痛或眉棱骨處疼痛有顯著效果。藥理研究證實:白花具有鎮痛、抗菌消炎、平喘作用,對延髓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迷走神經及脊髓都有興奮作用,能使血壓上升等。菊花性味甘苦、涼,功能疏風清熱、明目解毒,主治頭痛、眩暈等癥。據藥理研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解熱等作用,能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二藥同用,剛柔相濟,相得益彰。
菊花品種繁多,本方選用白菊、滁菊、貢菊、杭菊均可。另有一種野菊花,主要用于“癰疽療腫化膿病“,用時須加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