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普洱茶的“行話”你知道哪些?專業術語解析
發布時間:2025-01-31 點擊:18
其實在茶界有很多通用術語,現在大致可以從五個大類描述,分別是干茶形狀及色澤、香氣、滋味、葉底等方面。sb/t10034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顯毫:茸毛含量較多。同義詞:茸毛顯露。
鋒苗:芽葉細嫩,緊卷而有尖鋒。
身骨:茶身輕重。
重實:身骨重,茶在手中有沉重感。
輕飄、輕松:身骨輕,茶在手中分量很輕。
勻整、勻齊、勻稱:上中下三段茶的粗細、長短、大小較一致,比例適當,無脫檔現象。
脫檔:上下段茶多,中段荼少;或上段茶少,下段茶多,三段茶比例不當。
勻凈:勻齊而潔凈,不含梗樸及其他夾雜物。
挺直:茶條勻齊,不曲不彎。
彎曲、鉤曲:不直,呈鉤狀或弓狀。
平伏:茶葉在盤中相互緊貼,無松起架空現象。
緊結:卷緊而結實。
緊直:卷緊而圓直。
緊實:松緊適中,身骨較重實。
肥壯、碩壯:芽葉肥嫩身骨重。
壯實:尚肥嫩,身骨較重實。
粗實:嫩度較差,形粗大而尚重實。
粗松:嫩度差,形狀粗大而松散。
松條、松泡:卷緊度較差。
松扁:不緊而呈平扁狀。
扁塊:結成扁圓形或不規則圓形帶扁的團塊。
圓渾:條索圓而緊結。
圓直、渾直:條索圓渾而挺直。
扁條:條形扁,欠圓渾。
扁直:扁平挺直。
肥直:芽頭肥壯挺直,形狀如針,滿披茸毛。
短鈍、短禿:茶條折斷,無鋒苗。
短碎:面張條短,下段茶多,欠勻整。
松碎:條松而短碎。
下腳重:下段中最小的篩號茶過多。
爆點:干茶上的突起泡點。
破口:折、切斷口痕跡顯露。
老嫩不勻:茶葉花雜,成熟葉與嫩葉混雜,葉色不一致,條形與嫩度不一致。
烏潤:烏而油潤。此術語適用于黑茶、紅茶和烏龍茶干茶色澤。
油潤:干茶色澤鮮活,光澤好。
枯燥:色澤干枯無光澤。
枯暗:色澤枯燥發暗。
枯紅:色紅而枯燥。用于烏龍茶時,多為“死青”、“悶青”、發酵過度或夏暑茶蟲葉而形成的品質弊病。
調勻:葉色均勻一致。
花雜:葉色不一,形狀不一或多梗、樸等茶類夾雜物。此術語也適用于葉底。
綠褐:綠中帶褐。
青褐:褐中帶青,此術語適用于黃茶和烏龍茶干茶色澤以及壓制茶干茶和葉底的色澤。
黃褐:褐中帶黃。此術語適用于黃茶和烏龍茶干茶的色澤以及壓制茶干茶和葉底的色澤。
翠綠:綠中顯青翠。
灰綠:葉面色澤綠而稍帶灰白色。為加工正常、品質較好之白牡丹、貢眉外形色澤;也為炒青綠茶長時間炒干所形成的色澤。
墨綠、烏綠、蒼綠:色澤濃綠泛烏有光澤。
暗綠:色澤綠而發暗,無光澤,品質次于烏綠。
花青:普洱熟茶色澤紅褐中帶有青條,是渥堆不勻或拼配不一致而造成。也適用于紅茶發酵不足、烏龍茶做青不勻而形成的干茶或葉底色澤。
清澈:清凈、透明、光亮、無沉淀物。
鮮明:新鮮明亮。
鮮艷:鮮明艷麗,清澈明亮。
深:茶湯顏色深。
淺:茶湯色淺似水。
淺黃:黃色較淺。此術語適用于白茶、黃茶和高檔茉莉花茶湯色。
黃亮:黃而明亮,有深淺之分。此術語適用于黃茶和白茶的湯色以及黃茶葉底色澤。
橙黃:黃中微泛紅,似桔黃色,有深淺之分。此術語適用于黃茶、壓制茶、白茶和烏龍茶湯色。
明亮:茶湯清凈透亮。也用于葉底色澤有光澤。
橙紅:紅中泛橙色。常用于青磚、緊茶等湯色。也適用于重做青烏龍茶湯色。
深紅:紅較深。適用于普洱熟茶和紅茶湯色。
暗:茶湯不透亮。此術語也適用于葉底,指葉色暗沉無光澤。
紅暗:紅而深暗。
黃暗:黃而深暗。
青暗:色青而暗。為品質有缺陷的綠茶湯色,。也用于品質有缺陷的綠茶、壓制茶的葉底色澤。
混濁:茶湯中有大量懸浮物,透明度差。
沉淀物:茶湯中沉于碗底的物質。
高香:茶香高而持久。
馥郁:香氣幽雅,芬芳持久。此術語適用于綠茶、烏龍茶和紅茶香氣。
鮮爽:新鮮爽快。此術語適用于綠茶、紅茶的香氣以及綠茶、紅茶和烏龍茶的滋味。也用于高檔茉莉花茶滋味新鮮爽口,味中仍有濃郁的鮮花香。
嫩香:嫩茶所特有的愉悅細膩的香氣。此術語適用于原料嫩度好的黃茶、綠茶、白茶和紅茶香氣。
鮮嫩:新鮮悅鼻的嫩茶香氣。此術語適用于綠茶和紅茶的香氣。
清香:香清爽鮮銳,此術語適用于綠茶和輕做青烏龍茶的香氣。
清高:清香高而持久,此術語適用于綠茶、黃茶和輕做青烏龍茶的香氣。
清鮮:香清而新鮮,細長持久。此術語也適用于黃茶、綠茶、白茶和輕做青烏龍茶的香氣。
清純:香清而純正,持久度不如清鮮。此術語適用于黃茶、綠茶、烏龍茶和白茶香氣。
板栗香:似熟栗子香。此術語適用于綠茶和黃茶香氣。
甜香:香高有甜感。此木語適用于綠茶、黃茶、烏龍茶和條紅茶香氣。
毫香:白亳顯露的嫩芽葉所具有的香氣。
純正:茶香不高不低,純凈正常。
平正:茶香平淡,但無異雜氣。
足火:茶葉干燥過程中溫度和時間掌握適當,其有該茶類良好的香氣特征。
焦糖香:烘干充足或火功高致使香氣帶有糖香。
悶氣:沉悶不爽。
低:低微,但無粗氣。
青氣:帶有青草或青葉氣息。
松煙香:帶有松脂煙香。此術語適用于黃茶、黑茶和小種紅茶香氣。
高火:微帶烤黃的鍋巴香,茶葉干燥過程中溫度高或時間長而產生。
老火:茶葉干燥過程中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而產生的似烤黃鍋巴或焦糖香,火氣程度重于高火。
焦氣:火氣程度重于老火,有較重的焦糊氣。
鈍濁:滯鈍、混雜不爽。
粗氣:粗老葉的氣息。
陳氣:茶葉陳化的氣息。
劣異氣:茶葉加工或貯存不當產生的劣變氣息或污染外來物質所產生的氣息,如煙、焦、酸、餿、霉或其他異雜氣。使用時應指明屬何種劣異氣。
回甘:茶湯飲后在舌根和喉部有甜感,并有滋潤的感覺。
濃厚:入口濃,刺激性強而持續、回甘。
醇厚:入口爽適甘厚,余味長。
濃醇:入口濃有刺激、回甘。
甘醇、甜醇:味醇而帶甜。此術語適用于黃茶、烏龍茶、白茶和條紅茶滋味。
鮮醇:清鮮醇爽,回甘。
甘鮮:鮮潔有甜感。此術語適用于黃茶、烏龍茶和條紅茶滋味。
醇爽:醇而鮮爽,毫味足。適用于芽葉較肥嫩的黃茶、綠茶、白茶和條紅茶的滋味。
醇正:茶味濃度適當,清爽正常,回味帶甜。
醇和:醇而平和,回味略甜。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強。
平和: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清淡:味清無雜味,但濃度低,對口、舌無刺激感。
淡薄、和淡、平淡:入口稍有茶味,無回味。
澀:茶湯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覺。
粗:粗糙滯鈍。
青澀:澀面帶有生青味。
青味:茶味淡而青草味重。
苦: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熟味:茶湯入口不爽,帶有蒸熟或悶熟味。
高火味:茶葉干燥過程中溫度高或時間長而產生的微帶烤黃的鍋巴香味。
老火味:茶葉干燥過程中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而產生的似烤黃鍋巴或焦糖的味,火氣程度重于高火味。
焦味:火氣程度重于老火味,茶湯帶有較重的焦糊味。
陳味:茶葉陳變的滋味。
劣異味:茶葉加工或貯存不當產生的劣變味或污染外來物質所產生的味感,如煙、焦、酸、餿、霉或其他異雜味,使用時應指明屬何種劣異味。
細嫩:芽頭多或葉子細小嫩軟。
柔嫩:嫩而柔軟。
肥嫩:芽頭肥壯,葉質柔軟厚實。此術語適用于綠茶、黃茶、白茶和紅茶葉底嫩度。
柔軟:手按如綿,按后伏貼盤底。
勻: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澤等均勻一致。
雜: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澤等不一致。
嫩勻:芽葉嫩而柔軟,勻齊一致。
肥厚:芽或葉肥壯,葉肉厚,葉脈不露。
開展、舒展:葉張展開,葉質柔軟。
攤張:老葉攤開。
粗老:葉質粗硬,葉脈顯露。
皺縮:葉質老,葉面卷縮起皺紋。
瘦薄:芽頭瘦小,葉張單薄少肉。
硬:葉質較硬。
破碎:斷碎、破碎葉片多。
鮮亮:鮮艷明亮。
暗雜:葉色暗沉、老嫩不一。
硬雜:葉質粗老、堅硬、多梗、色澤駁雜。
焦斑:葉張邊緣、葉面或葉背有局部黑色或黃色燒傷斑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