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樅水仙:樅味易得,花香難求
發(fā)布時間:2025-01-16 點擊:28
老樅水仙素來是茶客們鐘愛的茶品。那種品種+時間+環(huán)境+工藝才能形成獨特的樅味,獨樹一幟亦不可復制。有的老樅,不僅有樅味還帶有花香。有的老樅則是從一而終的樅味。從喝茶人的角度出發(fā),各有偏好。
但,頂級的老樅水仙,是帶花香好?還是不帶花香好呢?
老樅水仙
▼
老樅水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茶友們自然是不陌生的。我們在此簡單的重溫一下相關知識點。
所謂老樅水仙,是指樹齡高達50或60年至以上的具有樅味的水仙,根據(jù)樹齡、生長環(huán)境不同,樅味大致分為:棕葉味、青苔味和木質(zhì)味三種類型。但,老樅水仙有時候并不一定是純粹的樅味,比如會帶花香。那老樅到底是帶花香好還是不帶好?
重解
老樅水仙樅味
▼
??1 樅味形成基本上由物質(zhì)基礎決定??
老樅水仙能出什么類型的樅味,基本上由物質(zhì)基礎決定。而影響物質(zhì)基礎的主要有山場環(huán)境、做青天氣以及樹齡決定。
▽ 山場環(huán)境 ▽
在武夷山,巖上老樅和吳三地老樅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兩種風格。巖上的老樅以木質(zhì)樅最為突出,變化較豐富,有的則可帶花香;而吳三地的老樅則以青苔樅或棕葉樅為主,并且樅味明顯,從一而終。這主要就是土壤條件和微小環(huán)境影響下的結果。
另外,光照與濕度對樅味的影響也十分大。簡單而言,光照充足的地方,樅味容易帶花香,而坑澗里的老樅,則基本上難出花香。此外,山場對茶湯湯質(zhì)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
▽ 做青天氣 ▽
在武夷山,雨天做茶是非常不好的,而唯獨做老樅例外,有經(jīng)驗和技術的茶農(nóng),也喜歡雨天做老樅。他們說:雨天做老樅更容易出樅味,不容易出花香。老樅比普通水仙的經(jīng)濟價值高,而樅味是辨認是不是老樅的最直觀標準,所以,能做出明顯樅味的老樅自然比帶花香的好。(很多茶友會誤以為,帶花香的老樅,樹齡不夠老,非真正意義上的老樅。)
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武夷巖茶上百種,各有各的特征,這就是由茶葉內(nèi)的物質(zhì)基礎所決定的。如果制茶季節(jié),連續(xù)雨天,茶葉受到的光照少,非常不利于芳香物質(zhì)的形成與積累,老樅自然就更利于發(fā)揮自身所具有的樅味,而非花香。
▽ 樹齡是個分水嶺 ▽
茶農(nóng)們,之所以愿意最大程度保留樅味而舍棄花香,自然是想讓茶友們一喝到就可以十分清晰的辨別出老樅。因為老樅樹齡越長,越不容易出花香。
茶樹生長是有生命周期和經(jīng)濟周期的。老樅作為半喬木類型的茶樹,生命周期比其他灌木類的茶樹長,但樹齡越老,經(jīng)濟生產(chǎn)越低。樹齡越老,茶樹自身的生產(chǎn)代謝降低,故所能產(chǎn)生的芳香物質(zhì)種類隨之減少。樹齡越老,越不容易出花香,而是老樅本味—木質(zhì)味(這也是所有茶的真味、本味)。
2 樅味易得,花香難求
從制作難度上說,帶花香的老樅則是更加難得的。老樅水仙,只要少搖、多吹風、做得輕,就可以輕輕松松的保留樅味,然而,要在保留樅味的同時又出花香,則非常考驗制茶人的技術和敏銳度了。首先,走水要保證,保證走水順暢均勻;其次,發(fā)酵程度必須嚴格把握,不能過早不能過度,最終做到略有紅邊。
我們知道,水仙是一個葉片內(nèi)水分含量特別高的品種,很容易傷青,導致積水,走水不暢,或者是發(fā)酵過重,香氣不夠清爽有酵味。所以,從工藝難度出發(fā)則是:樅味易得,花香難求。
3 風格上平分秋色,各領風騷
老樅,不論是帶不帶花香,趨之若鶩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老茶客,沒有一個是不愛老樅的。它的風味,在武夷巖茶中,堪稱一絕。
?● 從口感體驗上 ●?
毫無疑問,從口感體驗上,帶花香的老樅更具特色,更勝一籌。在參賽過程中,專家們從審評角度出發(fā)也更喜歡帶花香的老樅,得分更高,因為,口感的豐富度更高,品飲體驗更加豐富驚艷。
?● 從辨識度上 ●?
只有樅味的老樅更容易辨認,讓人一喝就知道是老樅。而老樅帶花香,則猶如障眼法,若不是特別懂品鑒技巧的茶友們,很可能就會誤認為是樹齡不夠的普通水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