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本地茶與外地區的區別在哪里
發布時間:2025-01-15 點擊:31
現在很多人喜歡喝安化黑茶,安化黑茶之所以品質好,歷經數百年,久盛不衰,具有獨特的加工工藝只是一個方面,重要的是原料,在安化特定的山區生態環境條件下形成了特定的茶樹品種所生產的茶葉原料,才有可能形成安化黑茶的特定品質。
據彭先澤1940年《安化黑茶》記載:安化境內所生產的本地茶,古時稱“道地茶”。用“道地茶”加工制作的黑茶,才是正宗的安化黑茶。安化之外所產之茶稱“外路茶”。
(一)道地茶
安化境內所生產的“道地茶”尤以芙蓉山、六洞、五龍山、高馬二溪、云臺山等區域甚佳:
1.芙蓉山茶(安化前鄉)
“安化泗水、沂溪問之芙蓉山、花橋、楓木侖、謝家排、樅木塘、大福坪一帶,產茶較多,但以芙蓉山所產的茶葉品質為佳。”
2.以“六洞茶”為代表的資水安化段南北
“就茶葉產量而言,后鄉多于前鄉。資水南北,萬山羅列,居民以種茶為生,”活家口者,唯茶一項。資水南岸產量既多,品質亦優,而尤以濂溪鄉之思賢溪,西迤至辰酉鄉之辰溪一帶,如思賢溪內之火燒洞,竹林溪內之條(跳)魚洞,大酉溪內之漂水洞、檀香洞,黃沙溪內之深水洞,竹坪溪內之仙缸洞,皆南岸有名之黑茶產區,俗有“六洞茶”之稱。此“六洞”又以“條(跳)魚洞所產為各洞之冠。資水北岸之黑茶產區,則以大橋、龍塘至冷家咀(冷市)一帶較多,如香爐山、黃茅坪、白巖山、黃棵界、烏云界、任家坪、云皮溪、貓兒巖及桃源、沅陵接壤之湖南坡、蒼場、木榴、馬路等處,多以春茶制為紅茶,夏茶制為黑茶,清季黑茶價格時或較高,人力不足之茶戶,始早起采制黑茶”。
3.以“五龍山”、“高馬二溪”、“云臺山”為代表的高山茶
“茶樹生長因其所受光照、溫熱、云霧等氣候影響,而品質各有不同。凡高燥之山地,常接受日光之溫熱,而云霧不時蔭蔽,這些地方所產之茶,品質特佳,俗稱‘高山茶’。如資水南北之辰山、芙蓉山、臺甲山、高家溪、馬家溪(俗稱“高馬二溪”)、蔡家山、云臺山、烏云界、楠竹園、插花嶺、馬頭門、香爐山、云霧山、牯牛山一帶所產,葉片狹長,宛如柳葉,故有“柳葉茶”之稱。高山茶葉片嫩者薄,老者厚,十茶色澤黑潤,水色棗紅,沖泡四、五次,猶不減色。
本年采制者,湯稍濁而味略苦澀,貯囤‘年以上者,味目’而水清,若平地茶則色味俱遜?!?br>(二)外路茶
安化以外各鄰縣所產之黑茶,雜于小淹、江南、邊江、鴉雀坪、唐家觀、黃沙坪、東坪‘帶兜售者,統稱為“外路茶”,亦稱野茶。據彭先澤著《安化黑茶》記載:
1.益陽茶
益陽舴埠鎮內之爛柴洞、葡萄洞及馬跡塘內之盧洞溪、茅屋沖等處產者為上益陽茶;與安化之仙溪、梁葉溪、躍樂、小淹‘帶所產者品質相若,葉色紅黃綠不一。
益陽新橋河、桃花江及大栗港之雪峰山、天子山等處所產者為下益陽,品質稍遜,但無論上益陽與下益陽之黑茶,茶叫‘復揉后,多藉日光下燥,故其香味清淡。
2.新化茶
新化在資水上游,其楊小州的龍珠山、爐觀、洋溪、沙崗、上橋等地產茶亦多。馬家沖、湖田、高枧、火灣、山棗溪、夾溪、煙山、鵝溪、落雁沖‘帶所產茶與安化…都茶略相似,惟靠近資汀沿岸所產之茶,葉小無汁,搓揉不易成條。
3.沅陵茶
沅陵茶亦稱辰州茶。沅陵縣屬之蛇溪、人水ⅲ、貓兒巖。帶,亦產黑茶,葉片多橢圓形,水色較件,可惜產量不多。
4.溆浦茶
敘浦縣屬之黃牯井、烏鴉坪、赤水等處與安化縣地接壤,所產黑茶品質亦佳;馬家溪、襄家溪所產者次之,惟溆浦茶產量不多,水色較淡,在黑茶市場,對安化黑茶影響小。
5.桃源茶
桃源縣屬之甘溪、后溪、鄢家坪、老屋棚、馬路坳、插花嶺、王板溪、文龍坳、十八敦、蔣家坪、管水、管水祠、黃山、涼散坳、雷公洞等處均產黑茶,且與鄰近安化他縣所產者,品質為佳。
6.常德茶
常德茶亦稱武陵茶,產量不多,而以插花嶺下之莫家溪所產茶較佳。
7.漢壽茶
漢壽茶又稱龍陽茶,俗稱溜子茶,多產于君山鋪、二方灣、紫陽沖(即王家壩)、石板灘、竹家侖一帶,而以_方灣產者為最劣,該地茶戶摘茶概用刀砍,故莖葉長短大小不一,初制時,葉形不易整齊,葉色紅黃黑相間,且藉日光曬干,鮮有香味,尤多含餿氣,泡水·碗后,即不著色,前安化九都鄉茶業公會及茶葉稽茶處,曾嚴禁茶商收購,恐摻混道地茶內,有損安化黑茶聲譽。
8.寧鄉、湘陰、武岡茶
寧鄉、湘陰、武岡三縣所產茶葉,一向只采制紅茶。近以安化茶園荒蕪,晉陜間茶商又復源源進山辦貨,茶販乃運往寧鄉、湘陰及武f×j之九洞巖、石馬崗等處以青山的名義買入外地茶,摻入‘道地茶”內,所謂“進供茶”也。
以上是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于安化黑茶本地茶與外地區的區別在哪里,希望能給你提供幫助。如需了解更多關于安化黑茶知識可以關注香木海?;蛘唛喿x下<安化黑茶分類及功效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