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指數時代:茶企長期發展需建立“品牌人格化”戰略
發布時間:2025-01-14 點擊:40
一、普洱茶行業為何低迷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普洱茶行業自去年中旬至今為何仍處于低迷狀態?追其緣由,總結起來有三點:第一,2008年整個產業復蘇后,市場以瘋狂炒作古樹普洱茶、純料普洱茶等不良概念有著密切的關聯;第二,游資迅速抽離;第三,行業在多年發展過程中遺存下來的不良問題,如產品品質差價過大、企業生產監督缺失、生產鏈無標準化、假造品牌產品等等,以此而引發了繼2007年市場崩盤后又一次行業危機。當然,也包括業內的一些不良商家為一時之利而攪亂市場。
從產業近期發展的態勢分析來看,普洱茶行業的發展之路最終走向是品飲市場的開拓,而非金融(投資與收藏)市場。換而言之,普洱茶之概念還是在于發力品飲市場,金融(投資與收藏)僅僅是其產業鏈上的一個紐扣而已。比如,在此次產業危機期間,部分茶企茶商曾試圖以新概念“陳普”(中期茶)強勢進軍市場“救市”,雖然轟轟烈烈熱鬧了一陣子,但雷聲大雨點小,無濟于事。由于本次行業危機對原有的主流消費者打擊過大,新的消費群體漸而形成對普洱茶產品持有懷疑態度,陳普也無力“救市”。接下來,茶企該如何發力?
二、茶企該如何發力
2015年在國家提出“互聯網+”戰略后,很多茶企茶商利用淘寶、天貓、京東等第三方平臺,或建門戶網站,開辟獨立商城等試水o2o營銷模式,即線下與線上相互結合的營銷模式試圖突破危機。o2o營銷模式的本質其實是線上做營銷,線下做體驗,再反哺線上形成閉環。但很多商家,因自身的管理不到位,以致內部結構分化;其次因內部價格系統不完善,以致市場產品價格紊亂;加之部分商家利用巨資盲目地進行推廣與傳播,以致自身資金鏈斷裂而引發后期渠道不暢通,產品積壓等不良狀況。那么,如何解決o2o營銷模式線上營銷諸多弊端呢?
在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的今天,產業發展狀態走向,最終必然是品牌的競爭。很多商家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等,盛邀明星代言已是各行業的一個常態。這對于中小茶企而言,以邀請明星代言品牌制造賣點,引起消費者的關注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一是費用高,二是消費者無法取信其產品質量等問題。因此,明星代言也就成了一紙空談了。居于此,筆者在業界首次提出并倡導茶企建立“品牌人格化”戰略。所謂的“品牌人格化”,簡而言之,企業即人,就是品牌的人格化,是從“自有品牌”的建立過渡到以互聯網為載體,以人為依托,在“虛擬空間”維度上建立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一套信任體系。
三、如何建立“品牌人格化”戰略
那么,茶企該如何建立“品牌人格化”戰略?首先得居于線下的產品體驗與消費服務,簡單地講,就是引領消費者親自到實體店體驗產品,即從產品的外觀、湯色、口感等逐一式體驗。再以線下體驗作為線上體驗的基礎,進而形成漸進式的連鎖式反應,以此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以及信譽度。其前提是,商家需要塑造自己品牌的代言人,該代言人在業界必須有一個很好的形象和知名度,還需要具備自己的對產品堅定的理念,這樣才能達到“品牌人格化”最好效應。從消費心理學角度講,“品牌人格化”就是消費者自我、人格與其相聯系的產品以及品牌形象存在交互影響,這一交互影響對消費行為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深遠意義;從商家角度而言,特別是對中小茶企,“品牌人格化”戰略是實現品牌、產品價值的最大化溢價,也是茶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和突破普洱茶產業之瓶頸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