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實用收藏秘籍(藏新茶喝老茶)
發布時間:2024-12-14 點擊:53
近幾年,福鼎白茶因其具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美譽也逐漸進入藏家的視線,成為茶文化里的收藏新貴。那么,什么樣的福鼎白茶才具有收藏價值?
廣義上白茶的三種含義
一、用白茶制作工藝制作出來的茶,就是不炒不揉,經萎調、干燥而成的茶葉;
二、茶樹品種,茶樹的葉片和茶芽密披白毫,如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
三、白片茶,葉片偏白色的茶樹品種,如安吉白茶、溧陽白茶、資溪白茶,其制作工藝是綠茶工藝。
茶葉收藏,口感才是“硬”道理
不論什么茶,收藏茶的最終目的是圍繞“喝”的,無論多貴的茶,終歸是用來品嘗的,而不是用來鑒賞。
市場釋放出需求信號,某些品種自然會熱起來,但符合口感的標準才是“茶客”選擇的硬指標,一款茶品如果起初質量未能達標,或者是后期儲存不當,那么不論存放多長時間,茶葉品質都很難脫胎換骨。
福鼎白茶中的老樹荒茶、白毫銀針、高級白牡丹,這些量比較少,比較有收藏的價值。
口感最好的茶就是最好的茶原料配以最恰當的加工。無污染、口感好的福鼎白茶將會成為藏茶者新的關注目標。產區、海拔、溫度、空氣等都影響著茶葉初生的品質。好茶要求山清水秀,云深霧繞,遠離污染。
所謂“采之時,造之精”,從茶葉原料的老嫩標準,采摘的時間,制茶師對茶葉所采用的最適宜茶性的加工方法,到茶葉的包裝、運輸,這之間每一個環節的正確與否,也是成就一款好茶的必備條件。
確定一款茶為好茶時,它是否就可以拿來收藏?
對于真正愛喝茶的收藏者來說,茶葉收藏首先是一種感官體驗。
一般來說,鑒別一款茶的好壞,從干茶的外觀、色澤、觸感、香氣及濕茶的茶湯、葉底、香氣、回韻給予綜合評判。
要想收藏到好茶,首先得提高喝茶的品鑒能力。目前具備這種專業茶葉感官審評能力的專家在中國茶業界極少。
一些愛好者需要先熟悉專業,深入了解之后再逐步加入茶葉收藏的行列。除了必須具備好茶的基礎,一款茶葉的產量、市場投放量,直接決定了它的升值空間的大小。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練成。建議可以新茶入手,邊喝邊收藏,收藏的時候要注意茶葉儲存條件,以免茶葉發霉變質”。
怎樣鑒別一款福鼎白茶的品質與新老呢?
從新茶入手,3年就可以喝,五六年的福鼎白茶就可算老白茶,十幾二十年的老白茶則非常難得。
首先看外形。茶餅的完整度要好,茶葉上有些許白毫,葉片均勻。顏色帶有油亮感,呈褐色。年份更老的茶餅,顏色范紅褐色,有點深色琥珀的感覺。從茶葉本身的出產來講,最好是老茶樹,一芽一葉的更為珍稀。
新白茶葉外形呈褐綠色,針白且白毫滿布,特別是春茶時節,茶葉制成的白牡丹,葉片底部及頂芽的白毫較其它季節所產的更為豐厚。
老白茶幽香陣陣,毫香濃重但不渾濁,口味較新茶更為甘甜醇厚,感覺也更加綿柔。而新茶白茶則帶有清鮮氣息,口感較為清淡并具嫩味,初入口時鮮有苦味,只有清甜如豆漿般的清香,經過第二泡方顯苦味,如果七泡后滋味尚佳,就已經算是好白茶。而老白茶相對耐泡,可祛風寒,在普通泡法下可達二十余泡,且到后面仍然滋味尚佳。
老白茶還可以煮來喝,煮才能完全顯現出它的精髓。
真正意義上的老白茶,大部分都是在溫度、濕度適中,通風透氣,清爽無雜味的環境下緩慢自然發酵的過程,這樣才能保證良好的品質,增加收藏價值。
這幾年隨著福鼎白茶不斷的普及,工藝不斷的改進,制茶師的不斷摸縈,制作出來的白茶品質越來越高,更有收藏價值,所以,建議大家最好是“邊喝邊藏”,具體是喝老茶,收藏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