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能預防口腔癌,這是真的嗎?
發布時間:2024-10-13 點擊:52
我國古代有通過飲茶和茶水漱口健齒的傳統?,F代研究表明,茶葉中的功能成分對口腔健康有著良好的保護作用,經常飲茶,有助于人們防治一些常見的口腔疾病,如齲病、牙周病等。
茶含有幾百種物質,其中不乏很多對口腔健康有幫助的物質,今天咱們來說說茶與口腔疾病的那些事。
1.齲病
齲病俗稱蟲牙、蛀牙,是細菌性疾病,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癥。如不及時治療,病變繼續發展,形成齲洞,終至牙冠完全破壞消失,其發展的最終結果是牙齒喪失。齲病特點是發病率高,分布廣。是口腔主要的常見病,也是人類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茶多酚是一種天然的防齲物質,具有抗菌、抗氧化、抑制酶活性等作用。研究表明,茶多酚對變形鏈球菌、粘性放線菌和血鏈球菌等致齲菌的生長、產酸都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變形鏈球菌活動導致的水不溶性葡聚糖的形成,從而阻止致齲菌在牙面上的粘附和聚集。
有研究顯示,對有飲茶習慣的12歲以上兒童進行調查,發現喝茶的兒童患齲率很低,只有21.1%,同齡不喝茶的12歲兒童恒牙患齲率為34.5%。后續,研究人員組織了一批8至9歲兒童,每日早晚用茶水漱口,兩學期過后,也就是1年后,齲齒減少70%。在突尼斯,茶被作為緩解齲齒傳播的途徑之一。
2.口腔黏膜病
指口腔內黏膜的損壞,具體癥狀為:口舌潰爛,舌體干裂,聲音嘶啞,口干口苦,繼而引發口腔扁平苔蘚,口腔炎,復發性口瘡,唇炎等口腔疾患,導致飲食困難,口腔疼痛難忍??谇粷兊娘@著特征是反復發作,潰瘍數目由少到多,部位由前到后,多發于口腔黏膜、牙齦、舌體上下與側面及咽喉部,潰爛面大如黃豆,小如米粒,表面附著白色潰爛腐膜。
過量氧自由基是導致口腔黏膜潰瘍的致病因素之一。茶多酚及茶黃素類的優異抗氧化性能,可以抑制自由基的產生和清除自由基。茶黃素類物質具有較強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利于保護氧化應激損傷的細胞,其中茶黃素雙沒食子酸酯對宿主細胞的促增殖作用最強,有可能通過抑制口腔黏膜細胞的氧化應激反應,達到緩解或防治潰瘍類疾病的效果。
茶含有的茶多酚可以抗菌,有較強的抑菌能力,而且茶也含有一定量的b族維生素,所以茶可以起到幫助抑制細菌的作用,有一定的消炎能力,也可以為我們補充b族維生素,從而緩解疼痛加快愈合或者增強對口腔潰瘍的抵抗。
3.口腔癌
口腔衛生習慣差,為細菌或霉菌在口腔內滋生、繁殖創造了條件,從而有利于亞硝胺及其前體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細胞處于增生狀態,對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種種原因可能促進口腔癌發生。
許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飲茶與多種人類腫瘤發生的危險性呈現負相關,茶葉中的egcg和茶黃素等成分對口腔癌具有較好的預防功效。
常飲用紅茶且數量在每天4杯以上,可顯著減輕吸煙者口腔黏膜細胞dna的損傷程度,其作用可能與減少活性氧的產生有關。
口腔上皮癌是一種病死率較高的惡性腫瘤。試驗表明,茶多酚具有較強的口腔上皮癌細胞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機理,可能與細胞周期調節有關,癌細胞被阻滯于g0/g1期,不能進入s期及g2期,因而細胞增殖受到了明顯抑制。茶黃素對人類口腔鱗狀細胞癌的增殖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并表現出時間和濃度依賴性。
4.牙周病
牙周病是由口腔菌斑引起的,其實簡單的說就是口腔衛生方面的原因。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平時刷牙方式不對使得食物殘留在牙縫中,也有可能我們吃完食物沒有及時的漱口清潔等等的原因,都有可能導致細菌的滋生,引起牙周炎。
抑制厭氧菌的感染和牙菌斑的形成,是治療牙周病的關鍵。研究證實,茶多酚類能夠抑制多種牙周致病菌的生長,包括牙齦卟啉單胞菌、中間普氏菌、伴放線放線桿菌、具核梭桿菌等。
5.口臭
牙周病患者常見有口臭癥狀,引起口臭的揮發性成分主要有甲硫醇、硫化氫和氨氣等化合物。茶葉中含有多種清除口臭揮發性成分的物質,例如茶多酚、茶黃素等。茶多酚與vc聯用具有較好的增效作用,可有效抑制口腔產臭細菌的作用,減少揮發性硫化物的產生,尤其對牙齦卟啉單胞菌和唾液細菌的抑制效果更強。
綜上所述,茶確實對口腔健康有所幫助,日常的口腔健康離不開清潔和定期的檢查,不妨將茶納入護理措施中,沒事不如喝點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