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普洱茶產區介紹
發布時間:2024-09-28 點擊:62
臨滄境內群山連綿、峰巒疊嶂,總體屬南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最適宜茶樹的生長發育。在臨滄市雙江縣位于勐庫大雪山中下部的公弄村和冰島村是世界著名云南勐庫大葉種的原產地,歷史上因勐庫大葉種生產的普洱茶的產品質量最好而揚名。使勐庫大葉種不僅在省內向鄰近茶區引種,而且已有廣西、廣東、四川等9個省區廣泛引種栽培,1984年被審定為國家級良種,位居云南大葉種榜首。中國茶界專家通過對勐庫大葉種產地考察、生化分析后認為“勐庫大葉種是云南大葉種茶的正宗”。長期以來,用勐庫大葉種鮮葉生產的普洱茶一直是云南普洱茶中品質最好、深受廣大普洱茶消費者喜愛的產品。1938年以前,臨滄茶區順寧府設茶葉看守所產6萬擔茶葉全部生產曬青茶作為普洱茶的原料,加工成緊壓普洱茶。尤其是在1902年用臨滄曬青茶加工的云南沱茶問世以后,臨滄產的曬青茶和沱茶的身價倍增。全省各生產普洱沱茶的廠家、商號為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品質均需購臨滄曬青茶作為配料。從此,臨滄的曬青毛茶成為支撐以沱茶為代表的云南緊壓茶產品質量的重要原料。
計劃經濟時代,臨滄茶葉被中茶、云茶公司指令生產滇紅產品,八縣(區)列為滇紅基地縣,但同時指令生產40%的曬青毛茶專供昆明茶廠、下關茶廠、勐海茶廠生產普洱茶,因而形成臨滄普洱茶斷代現象,特別是1949年以后無普洱茶晶牌。
進入新世紀,臨滄市茶區為進一步提高普洱茶產品質量,依靠現代科技,從勐庫大葉群體種中優選良種,采用“清水3號”、“風慶9號”、“香歸銀毫”等良種,從1999年開始,大力發展建設無性系高優無公害茶園和有機茶園,到2004年,全市已建無公害無性系茶園22萬多畝,認證有機茶園3萬畝。同時,以生產普洱茶為主的茶葉企業迅速發展壯大,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目前,全市普洱茶生產量已達10萬擔以上,茶葉生產的自然優勢、生態優勢和品種優勢得到積極發揮,由勐庫茶葉有限公司生產的“勐庫牌”普洱茶、滇紅集團公司生產的“風牌”普洱茶在“云茶杯”、“康樂杯”、中國臨滄首屆普洱茶神農獎等省內外評比活動中多次獲得金獎,為云南普洱茶的晶牌打造,市場開拓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茶葉生產的規范化、標準化得以落實,滇紅集團、雙江勐庫茶葉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獲國家食品出口衛生許可認證,茶葉行業管理加強、質量體系建設穩步推進。